您的位置:中国财经观察网 > 金融 > 正文

国考招录大增19%,金融专业深造成就业“硬通货”

2025-09-05 15:25:24     来源:车讯网  阅读量:12162   会员投稿

在当今AI技术浪潮席卷全球、传统人文学科面临冲击的背景下,金融学作为应用型社会学科,却展现出逆势而上的强劲势头,专业热度依然不减。无论是社会招聘,还是国家公务员招录,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在稳步增长。

猎聘大数据显示,在2024年用人单位主动沟通的毕业生专业分布中,金融学专业成功跻身前十,占据较靠前位置,显示出较强的就业吸引力。并且,在2025年度国家公务员招录计划中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证监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继续扩大招录规模。据公告显示,央行本次计划招录3655人,相比2024年度的3052人,增长了19%。

国考招录大增19%,金融专业深造成就业“硬通货”

金融业就业热度不减,人才要求水涨船高

值得注意的是,与岗位数量增加相对应的是不断提高的招录门槛,尤其是总行机关的岗位,学历要求多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或仅限硕士研究生,且部分职位需要应聘者具备2年以上金融机构总部或经济类研究机构的工作经历。

就业市场中的“深造升级”现象也在加剧。当前,招聘市场普遍存在“学历高消费”趋势,所谓“学历贬值”问题突出——很多原本专科可胜任的岗位招聘本科,本科岗位则要求硕士。据猎聘统计,近三年校招职位中硕博人才需求占比持续上升,硕士从9.1%提升至14.8%,博士从0.6%增至1.8%。这一数据表明,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,已成为很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。

就业竞争加剧,深造与名校背景成突围关键

总的来说,金融行业从业者以及学生,若想在行业中占据更有利位置,两方面因素尤为关键:一是取得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,二是尽可能进入名校深造。一些知名高校的金融专业,因学科实力强、社会认可度高,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更具优势。因此,很多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积极准备研究生考试,力争进入知名院校。

国考招录大增19%,金融专业深造成就业“硬通货”

人大金融学在职课程班受到到很多在职人士青睐

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,越来越多在职人士也选择通过非脱产途径提升学历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因其免统考、学习方式灵活(线上线下结合、不脱产)、费用低于多数非全日制硕士项目等特点,受到广泛欢迎。符合条件者还可以申请同等学力硕士学位,所获证书与学术硕士同等,学信网可查。

人大金融学专业自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和博士点以来,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,在教育部多次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。课程体系涵盖货币银行、金融市场、公司金融、金融工程等核心内容,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金融人才。

国考招录大增19%,金融专业深造成就业“硬通货”

据悉,人大金融学2025年秋季班自开放报名以来咨询踊跃,预计将于9月正式开班。校方提醒目前名额有限,有意报读者需尽快确认意向。可拨打招生咨询电话:010-62518988,或登录人大继续教育学院招生信息网查看https://rdpx.ruc.edu.cn/index。

金融专业学生宜尽早进行职业规划,理性选择深造路径。无论是通过考研进入名校,或是选择在职进修,系统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背景已成为应对就业竞争的重要方式。积累实习经验、拓展行业人脉、关注市场动态,这些都是在金融行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。只有在学术背景、实务能力与市场洞察力之间找到平衡,才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职场中赢得先机。

版权声明: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!
版权所有: 中国财经观察网 (2012- )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19539号-11